沧桑,一半是历史,一半是体会。一段封尘的历史会在一个偶然的时节被悄然开启,而真的感受又往往是在喧嚣以后片刻宁静的灵魂出窍……
“利润城”的涵义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历史记载。按经济学理论来说,利润是指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从历史观点看,南诏时期不可能用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它。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大唐和吐蕃百年战争期间,南诏迅速崛起,茶叶的需求和南诏的“以茶治边”政策,使茶叶成为了南诏的战略物资。作为茶叶产地的易武在当时的政冶、经济、军事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南诏在易武设置了“利润城”。正如茶马古道上的永安桥碑文记载:“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
明末清初,内地人看到易武这块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气候以及发展茶业的巨大潜力,便迁居而来。特别是石屏人大量迁居,掀起了一阵相约“奔茶山”的热潮。他们不仅恢复了夕日丢弃的老茶园,还新垦种植了许多新茶园,使易武的茶业从复苏到兴旺,成为有名的万亩茶园万担茶的主产区,一度名扬海内外。据说在产茶旺季,每天有五六百匹骡马在易武集散,进行茶叶交易,此时从事茶业者数万人,可谓商旅云集,热闹非凡。茶成了易武的象征,成了易武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茶产业迅速进入了发展的顶峰。据《镇越县新志稿》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是古六大茶山最辉煌的时期,易武茶山(包括漫撒茶山)年产晒青毛茶7万担,最高时达到10万担(每担150老斤),倚邦茶山(包括蛮砖、革登)年产茶叶两万担。正是由于茶产业的兴旺发展,使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盖楼房、建寺庙、办茶庄、开店铺、办学堂、筑路架桥兴旺发达的景象。四合院式楼房在易武、曼洛、麻黑、曼撒、曼腊等地纷纷修建,2~3米见宽的青石板街道在易武铺就。从事茶业的人超过了6万,管理茶园的、采茶的、加工茶叶的、收购贩运的、开店铺的遍布村村寨寨大街小巷。在运茶旺季(10月到来年3月),每天有上千匹螺马在易武集散,将茶运销中外,又将粮食、日用百货等运入易武。
图为:南茗佳人古树茶春茶“无锋”
这派繁荣的景象可以从古镇上那一条条沧桑的石板路上感受到,更能从厚重石板上深深的马蹄印中得出验证。我把手指伸进这蹄印里一量,足有半个指头深(将近一寸),正是这一群群不倦的马帮、一批批辛劳的马锅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硬是用这片轻飘飘的绿叶驮出了个“利润城”。也正是这些伟大的马帮、勤劳智慧的茶人们,让我每次去易武都必去古镇走走,我不是去走马观花、不是去转悠,而是去感受一种力量、寻找一种感觉、倾听一种声音……
茶业是易武经济的支柱,茶业的空前发展对易武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茶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还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沟通了易武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促进了地区的繁荣昌盛。下列明、清时期征税标准:
图为:2017中樂號.颳風寨古樹茶
由于茶业不断的发展,使易武成为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之首和主要的茶叶集散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为扩大易武与内地的交流,解决茶叶外运的交通问题,普洱府思茅厅、易武两土司署、社会名流、茶商积极捐资,修建了以易武为中心向外辐射,经漫撒、麻黑、倚邦、勐旺、思茅到普洱、昆明、香港以及越南、印度、老挝等国家和地区,宽两米的石板路8条(古称驼茶大道、现称茶马古道),其中易武至思茅段最长,有535华里。节选曾丽云《易武—古茶第一镇》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