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沙普洱茶和帕沙古茶山民族文化和歷史資料
帕沙普洱茶和帕沙古茶山民族文化和歷史資料
帕沙茶山在格朗和鄉境內,格朗和為哈尼語,意為幸福、吉祥,這個幸福吉祥的地方最高的山是路南山,山下有一個很美的壩子,格朗和鄉政府便在這裡。鄉政府大樓後面有一個清碧如玉的小湖,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黑龍潭,傣語稱糯朗。湖的南岸是一個很大的傣族寨,一幢幢欄杆是木樓被高高的鳳尾竹簇擁著,風吹過,竹林搖,一幢幢木樓忽顯忽藏,襯得寨子靈美如畫。寨子邊、竹林下有頭插鮮花身著筒裙的傣族女子輕輕慢慢走動的身影,遠遠望去如孔雀移步、仙女現身。走遍格朗和鄉景色最美最令人留戀的地方便是黑龍潭,這裡的青山、秀水、竹樓、麗人、清風、陽光,給人的感受就是幸福吉祥。
傣族寨後面,壩子盡頭是一條高高的如屏障一樣的大山,那就是帕沙山,五個哈尼族分佈在半山腰。帕沙山很大,綿延10多公里,北接蘇湖,西接猛混鎮的賀開,東與景洪市小街鄉接壤,帕沙在行政區劃上是一個村委會,轄5個哈尼族寨,最大的寨子是帕沙老寨有上百戶人家,最小的新寨也有30多戶,各個寨子相距1公里左右,寨與寨之間能互喊對望,帕沙古茶面積大,無論大寨、小寨、新寨、老寨,寨寨都有古茶園,古茶園將5個寨子相接相連,有不少大茶樹就屹立在寨子中間,老寨有棵茶王樹樹圍已達2.1米,被雲南省茶科所命名為帕沙1號。帕沙老寨有條古道通往賀開茶山的邦盆寨,順著這條古道行走兩個小時也走不出古茶園,村民們的說法更令人驚訝,他們說帕沙的古茶園走2天也看不完,一直連到賀開山的邦盆和布朗山的班章。帕沙的古茶樹長勢很好,繁茂蔥綠、葉面光亮,枝杆很高,一派大喬木的勢貌。哈尼人古時沒有矮化茶樹的習慣,他們不砍茶樹,只將上面的枝條拉彎與下面的枝條拴在一起,讓一根根枝條往下彎著長,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用此法,鬆綁後,古茶樹枝條彈回伸得很高。
帕沙離猛海縣城30多公里,在猛海縣格朗和鄉與猛混鎮及景洪市小街鄉交界的大山上,無論是去景洪還是下猛海都不容易,過去與外界接觸很少,因而哈尼族傳統文化保存較好,寨子裡都是欄杆是木樓,村民們大多穿哈尼族服飾,交談都用哈尼族語,六十歲以上的村民漢語講的都不太流利,帕沙的哈尼人與南糯山的一樣稱自己為僾尼人,僾尼人沒有文子,對歷史沒有記錄,帕沙人說不清寨子有多少年歷史,帕沙的老人們說,他們只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從江那邊(瀾滄江東岸)遷過來的,寨子裡的老茶樹是哪一代人種的他們也說不上來。
帕沙老寨究竟有多少年的歷史找不到史料,但格朗和鄉的人都知道,哈尼族寨子住戶達到100戶左右便要分新寨,而從帕沙老寨分出的新寨已有七八個了,連布朗山的班章老寨也是由帕沙遷出,一個寨擴大成七八個寨,人口增加了近10倍,在古代生產力極端低下的情況下,這一過程不是二三百年所能完成的,根據帕沙古茶園面積和茶樹大小年代分析,帕沙老寨的歷史應該不低於500年。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