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古镇位于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勐腊风景片区的天生桥景区内,其西北面有孔明山景区,西南面有勐仑罗梭江景区,南面有勐远景区、南腊河、南尼景区、勐腊景区、望天树森林公园。进入易武古镇眺望山谷,整个镇就像是一个景色宜人的小岛,飘在一片绿色树林覆盖的山海中央。真不知水从何处流出,路又在何方。爬到古镇对面的山上、选个最佳的角度来观赏,古镇像一朵绽放的莲花,又似一匹奔驰的骏马从青龙山向东方疾驰,关帝庙处是马头,大天井是马背,武庆街、易平街正好是一对金鞍,这样绝妙的地形,难怪风水先生们交口称赞:此地难得一见。更绝的是当你即将按下快门的一刹那,突然飘来的一弯凤尾竹像是神来之笔把整个古镇勾画进了天然的画框中,让你心底顿生一阵愉悦的快感。
山谷的平坝上、梯田里,生态农作物碧绿晶莹,吸人眼球,村寨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平坝各处。早晨的阳光下,传统庭院的瓦片屋顶反射着天光。古老的易屏街、武庆街集市依然每周举行一次,人们三三两两而聚,或是交谈,或是交易,同时还举办着传统的文化活动。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致完全可与欧洲田园风光媲美。
对于易武古镇的历史背影,我们现在只能从各种史料中去找寻。据《云南外交问题》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总置署庆亲王与法国使施阿兰在北京订立《续议界务专条附章》共五款,其第三条称:“滇越边界……界线顺南乌江与南腊河并各支河中间之分水岭,其西边之曼乃、倚邦、易武、六大茶山等处归中国,其东边之勐乌、乌德、化邦、哈当、贺联盟、即地名处归越南(今老挝)”。千百年来易武与勐乌、乌德的两个版纳的亲邻关系,一瞬间被遥望的国界而隔。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云贵总督菘咨奏滇边不通海道,因而自开蒙自、思茅两关后,又续开河口、易武、勐烈各分关。至民国时期继续在易武设置海关处理边关事务。
民国五年(1916)、民国八年(1919)、民国十一年(1922)、民国十七年(1928)和民国三十六年(1947),五次对边界及界碑进行勘察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4年1月~2月,对中、老边界界碑进行全面勘察。1957年6月6~7日,中、老地方军政官员首次在易武镇举行会晤,旨在加强友好,增进了解,增强两国睦邻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经济发展。之后也曾在尚勇、勐腊、勒满边境岔河等地举行过地方小额贸易、援老物资、边境贸易等多次活动。
据说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易武土司伍朝元就想把土司署建在骏马头上,当地各茶庄及社会名流感到这样会压制易武各业的发展、可谁也不敢对土司直言,怕惹来杀身之祸,情急之下便私下买通风水先生,由他对土司说:土司衙门应建在背靠金山、面向南的地方,因为各地府衙大门都朝南,官员靠北而坐尊为贵。土司听了风水先生的话,重新选定武庆街宽敞的中央建盖土司署。此后,经社会各界商议,决定在马头处建盖关帝大庙,接着的一块平地定为大天井(广场),主要街道根据地形从大天井四角向东、南、西、北展开。延伸的直街道,又修筑横向街道相连,纵横交错,民居顺街道两侧排列建盖。所有街道均用青石板铺就,建有街道12条,共计2620余米。据传,易武最繁荣时有500多户,其中中式四合院楼房有150多幢,后因战争、疾病人口逐步减少,到1950年只有300余户,许多民宅楼房因外出搬迁或无钱修缮,逐年倒塌、拆除,现仅存30余幢也十分破烂不堪。
当我第一次真正站在易武正街上时,我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一眼就可望到尽头的小巷道里哪有一点古镇的痕迹?两旁的商铺茶庄因时代变迁早已改换了门庭,往日的古韵已被破坏,我只能从那一间间紧闭的商铺中窥探,想象。似乎曾荣耀一时的易武古镇在历史的波涛汹涌澎湃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这断壁残垣在苍烟落照中留存着那遥远的记忆。
那茶事的火红岁月怎么也不能与这平淡的一切联系起来。看看远山近岭,易武正街的里面反而不如来时路上的景色让人兴奋。相比之下我更爱青山翠林间弯曲迂回的小路,更喜通向云雾深处的茶山,深呼吸一口,感觉全身被这清新、淡雅的香气涤荡得洁净无比。天是洁净的,山是洁净的,连吹来的风都带着茶叶的芳香。可现在走在那残存的青石板上,尤其是看着那条覆盖了古镇主入口的“水泥路”,据说还是易武人集资修建的,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滋味,失望的心渐渐沉重,想象过千万遍的古道何在?房屋的修整、新建暂且不说,石棉瓦和油漆铁门窗使人感到特别刺眼。此时手中的相机成了累赘,难道历史的沧桑已把想象中易武那美丽的容颜转眼变成了衰弱可怜的老人?但是当你怀着一颗对普洱茶的朝圣之心来到易武,且将此心沉到古镇,沉到那一条条写满了传奇故事的沧桑的古道下,沉进浓浓的普洱陈香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抖落如丝般的千年尘埃。那古老而厚重的茶历史和文化像闪亮的珍珠会一颗颗地跳入你的眼帘。
必定令人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叹!为我们茶祖先创造的业绩而震撼。如果我们能尽快将现残存的古迹加以保护,如果我们再以现代科技加远古老文化修复,展现出曾经的辉煌,那她又将会恢复成为一个充满灵性可人的少女。节选曾丽云《易武—古茶第一镇》一书